数学思维游戏:知道你是几
主要有不在于积累尽量多的知识,主要有在于这或多或少的知识都是属于你的,是你的心血浇灌的,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。——罗曼·罗兰
别人的知识可能使你学到某种东西,但是只有运用自己的智慧,才能成为智者。——蒙田
【游戏目的】
通过本游戏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,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,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,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,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,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。
【基本玩法】
童老师说:“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数游戏。现在你在心里任想一个比90小的数,经过一番运算,我都能知道你想的是什么数。”
明明问:“怎么个算法?”
童老师问:“你想好了吗?”
“想好了。”明明说。
“把你想好的数乘以3。”
明明心里立即算出8×3=24,便说:“算好了。”
“将你刚才所得的积乘以8。”童老师说。
24×8=192,明明回答:“也算好了。”
“再把得出的数用4去除。”童老师说。
192÷4=48,明明回答:“也算好了。”
“再将这个数用6去除。”童老师说。
明明继续计算:48÷6=8。
“再用你原先想的数除最后得的商,再加上原先所想的那个数,告诉我结果。”
明明很快就算好了:8÷8+8=9,便说:“最后得9。”
“好!我可以告诉你了。”童老师说,“你开始想的那个数是8。”
真的是8!是巧事,还是怪事?童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?
【指点迷津】
同学们,我们不妨把原先明明默记的数设为A,则有:
A×3×8÷4÷6
=A×(3×8)÷(4×6)
=A×24÷24
=A
同学们看到没有,原来经过4次运算后,就是明明原先默记的数!然后呢,原数除以原数再加原数,就比原数多1。这样只要对方告诉童老师几,童老师只要再减1就行了,这个得数就是原先明明默记的那个数。
如果不相信,我们不妨再试一下。比如默记的数是20,这样我们经过的一系列计算就是:
20×3×8÷4÷6=20,20÷20+1=21,21-1=20,20就是原先的那个数。
你会玩了吗?你可以跟其他其他班的同伴玩一下,也可以回去考考爸爸妈妈。
【变化玩法】
童老师又要跟大家玩“猜数”游戏了。
同学们说:“怎么玩呢?”
童老师说:“这次,我请来了一个神奇数,,这个数是1667。请一个同学把自己想好的数跟1667相乘,谁来试试?”红红说:“我来吧。”
红红很快算好了。童老师说:“如果您想的是一位数,我只要你告诉我你算出的积的末尾一个数;如果你想的两位数数,,你就告诉我积的末两位数……”
红红说:“积的末尾两位数是41。童老师,你说我想的是什么数呢?”
童老师略加思索,便回答道:“我已知知道了,你想的数是23!”
果然正确:23×1667=38341,末两位数正是41。
同学们都愣住了:这么大的数,在纸上也需要计算一会,可童老师竟然能脱口而出!
有人高喊:“末尾的三个数是321.”
童老师笑笑说:“你想的是963!”
众人拿出纸笔,哗哗地验算了一下:963×1667=1605321,末尾三个数果然是321!
紧接着又有许多人报数,童老师都一一作答。只听:“末尾是6!”“你想的是8。”“末尾是16!”“你想的是48。”“末尾是207!”“你想的是621。”
……
童老师太厉害了,怎么会这样快,这样神奇呢?同学们能想清楚其中的道理吗?
【参考答案】
原来1667×3=5001,利用这个特殊结果,不管对方想的是几,只要将他告知的数乘3,对方想的是几位数,童老师也取积的末几位。这样,自然能百猜百中了。